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如何认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25年11月22日 07:27 来源:新华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严格遵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阶段”战略部署,坚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规划”从七个方面入手。这些目标响应了时代要求,符合目标要求。现实、鼓舞人心、实用,将成为未来五年发展的“参谋”和“风向标”。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深理解。首先,“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的确立遵循系统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追求各方面合作发展、共同进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一个由各领域分目标相结合的总体目标。 《建议》结合“五点”总体规定和安全发展要求,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八个目标进行对比。它规定经济c、“十五五”期间社会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突出成效”。主要目标分为“科技自主自力更生水平大幅提高”、“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重要进展”、“国家安全壁垒进一步强化”。 “十五五”时期实现这些重点目标,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战略方向。这些建议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联系起来“十五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35年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障碍,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抢占大国博弈的制高点。五年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将为现代化战略的继续实施提供支撑。比如,着眼现代化短板,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议书》明确提出““十五五”期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潜力继续保持”。目标要求包括“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等”、“产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重大核心技术快速进步、先进领域数量明显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显着提升”,这些目标要求体现了明确的战略方向。三、“十五五”时期生态发展主要目标的阶段性要求“十五五”时期是立足过去、继往开来,是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会议对影响现代化阶段目标实现的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如强调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及时实现碳达峰目标”、“及时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等。 《建议》确立了响应环境变化渐进性、体现时代特征的标志性目标。比如,体现加强内循环的方向是“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加快”。 “内需的主要拉动力作用持续增强。”其目标是“发展新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新旧动力。提出“基本形成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格局”的目标,体现了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方向。体现了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确立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劳动报酬”的目标要求,凸显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要求。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编辑:马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