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张相宜 近日,受国务院委托,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作国务院金融工作报告。对于下一阶段工作,潘功胜表示,本市将继续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调节机制作用,完善适应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体系。完善房地产融资体系,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10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云泽n在2025年金融区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要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体系。 “十四五”期间,房地产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在城市房地产融资调节机制方面,全国“白名单”项目核准贷款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房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在介绍2024年11月以后金融运行主要进展和成果时,潘功胜表示,要充分发挥城镇房地产贷款调节机制的作用,通过“白名单”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2万亿元。李玉佳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房地产开发新模式中的融资体系涵盖保荐银行体系,即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作为保荐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存放在保荐银行,保荐银行保障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项目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封闭式运作也能保障银行权益,保证项目按时交付,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完善适应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的融资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开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粤开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所长罗志恒认为,“十五五”期间,随着制度的完善,房地产新开发模式将形成权责清晰、风险隔离、监管有效的房地产融资和经营秩序,房地产项目融资需要推动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白名单”制度等有效措施,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稳定、可预期的融资路径。这既避免了因“一刀切”贷款退出而引发的流动性危机,也防止了资金效率低下和过度投资。来自t的一位官员中国指数研究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引入项目开发公司制度和城市房地产融资调节机制仍然是“十五五”期间要实施的重要政策方向。重点规范资本监管,改善企业金融环境,完善居民和企业现房销售配套服务。更多信贷政策等举措将出台,更好保障项目建设和执行,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