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郭文平)首届陈廷佐免疫学奖颁奖典礼10月10日在北京科技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余名生物医药、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国际免疫学领域的这一重要时刻。今天是陈廷佐的生日。陈廷佐教授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生物学专家。为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中国卫生防疫事业以及全球生物制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廷佐免疫学奖”由陈廷佐国际免疫学基金会、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联合发起以及许多其他著名机构。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在生物医学或中医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传承陈廷佐教授的科学精神,推动免疫学与中医药的创新融合。奖项分为三类:终身荣誉奖、免疫学奖、特别贡献奖。他们包括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被誉为“瑞士细胞学之父”的Rolf Sinnergy教授,《柳叶刀》主编、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Chad Houghton,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西非医学科学院国际医学​​科学院院士陈巨宇,以及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陈廷佐。 香港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共同荣获“Che辛克纳吉教授因其对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系统识别机制的突破性发现而闻名,被誉为“免疫解码器”。霍顿学院成员长期致力于推动循证医学和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陈巨宇院士为超抗原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药物、肿瘤辅助治疗和免疫调节。此外,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工程师卡尔·亨里克·赫尔丁(Karl Henrik Heldin)出席,尼亚加拉大学李宏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路遥、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徐祖健、国际中医教授薛奎彦、人民日报记者段兴强、李青山、 医疗部主任。燕山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荣获“陈廷佐特别贡献奖”。麦吉尔大学教授萨蒂亚·普拉卡什(Satya Prakash)、西湖大学著名学者穆罕默德·萨万(Mohammad Sawan)、清华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副教授董保伟荣获陈廷佐免疫学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相关文章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约200个高水平数字园区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多家A股上市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健康食品首次被纳入免税品类。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泡泡玛特致力于为其知识产权注入历史和影响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奈皮日糖隼为何“破环”?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300元以内买不到一件真正的羽绒服吗?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